从包河到天鹅湖,万达持续改变合肥城市格局;这一次,在滨湖新区,万达以前所未有的城市手笔,让合肥实现再度升级。从长三角腹地的三线城市,到剑指泛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的“大湖名城”,合肥人的生活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根本的改变。万达文化旅游城,正为城市升级、生活改变而来。
从环城时代,到滨湖时代,再到环湖时代,从以老城区为中心的“风扇型”城市布局,到“141”城市组团,再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合肥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惊艳四座。
历时两年编制与完善,2013年6月20日上午,合肥市规划局正式对外公布《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文本,这个被市民称为“大合肥蓝图”的规划,最终确立了合肥“1331”市域空间新格局。
基于“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这一定位,未来“大合肥”的发展目标被归结为——泛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智慧城市;国际知名的大湖生态宜居城市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大湖名城”四大看点
-泛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智慧城市;
-国际知名的大湖生态宜居城市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大湖名城建设“万达元素”不可或缺】
在合肥市政府提出的大湖名城四大目标中,建设“泛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的大湖生态宜居城市和休闲旅游目的地”两大目标,都与万达文化旅游城提出的战略定位不谋而合。
政府目标——“泛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
万达方向——提出“六大中心”改变城市格局
万达进驻滨湖新区伊始,就提出要在滨湖打造金融、行政、文化、旅游、商业、生活六大中心。
位于滨湖新区、精准定位为“长三角金融后花园”的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已经吸引了超20家金融企业进驻、吸引超20万就业人口,该区的金融后台产业将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支柱产业。
而随着滨湖中心的建成,安徽省的行政办公中心也正加速落子滨湖新区,政务中心的强大辐射力,将进一步完成区域产业布局,使得滨湖新区的发展更具持久性。
如果说,金融、行政中心的建设和此前教育中心的建设,完成了滨湖新区的三次升级。那么,文化,则是“滨湖4.0版”的核心动力,政府在此打造了包括会展中心、科技馆、美术馆、音乐厅、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在内的十大文化场馆。
而万达文化旅游城市则为文化中心建设贡献了华东唯一大型舞台秀剧场、华东最大国际电影城、华东最大电影娱乐公园三大超级文化配套。未来的合肥人,在家门口就能观赏世界大师为其度身打造的舞台秀、体验世界首创的电影科技乐园、在万达国际影城第一时间体验世界级大片。未来滨湖新区,其文化设施服务对象将不再局限于合肥市,其辐射和影响范围将是全省乃至华东地区。
此外,万达城独有的室外文化体验区和室内恒温水上世界、品牌商业中心、星级酒店集群和湖岸酒吧街则让合肥乃至安徽的商业生活中心“位移”至滨湖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