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胜在向学员们传授技术
矿工有了“黄金餐”
中安在线讯 淮北矿业集团旗下的朱庄煤矿,自1961年投产以来,经过多次技改扩能,产量逐年提升。2000年以来,生产能力始终稳定在200万吨以上,成本、效益位居各生产矿前列,成为集团公司主力矿井和利润大户。投产迄今,累计出煤近8000万吨,有力支撑了矿区和地方的经济发展。
朱庄煤矿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矿领导始终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对矿职工人才培养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放在发展的首位。不断加强矿区民生工程建设,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建设、棚户区与沉陷区改造治理工程、扶贫解困送温暖、“温馨驿站”、提高职工收入等工作,逐步提升矿职工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在这些有效机制的引领下,朱庄煤矿曾实现六年零三个月的历史最长安全周期。目前,已实现安全生产1300多天。
全国劳模为导师,重视优秀人才培养
如何做好企业人才的培养,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是每个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头等大事。由于煤矿的开采均为井下作业,开采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便成了矿企业面对的头等难题,一个高效的设备维修团队便显得尤为关键。
朱庄煤矿以“煤机大王”、全国劳动模范、集团公司首席技师方国胜为目标引领,开展系统的业务培训,技术革新与攻关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及工人技师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行之有效的“传、帮、带”,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技术新秀、技术大拿,使劳模的品质与绝技在矿区得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方国胜常说:“一个人本领再大,也是有限的。大家的技术水平都提高了,矿区才会有不竭的智慧源泉”。在他的带动下,朱庄矿职工钻研业务、学习技术蔚然成风。在淮北矿业举行的第十届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上,朱庄矿获得单项15个工种的冠军,有16名职工获得淮北矿业“技术状元”称号,第9次荣获技术比武团体总分第一名,在淮北矿区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截止今年一月,方国胜工作室已连续开办20期技师培训班,培训学员610人次,开展技改项目186项,累计创效逾6000万元。
加强矿区民生工程建设,提升矿区职工幸福感
近年来,朱庄煤矿共建成集资房、廉租房2700多套,实施供暖、供气、供水、供电等后勤服务设施改造,职工家庭实现了暖气、天然气入户,安居又乐业。开设“440”电话服务专线,专人24小时轮流值班,职工家中水、电、暖出现问题,维修人员20分钟内入户维修。改造建成的“颐乐园”、老年活动中心和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丰富了离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由于煤矿工人长时间工作在昏暗、潮湿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差,湿度较大,为了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朱庄煤矿投入资金建立了“温馨驿站”,免费为井下职工提供营养餐,被职工亲切地称为“黄金餐”。
朱庄煤矿的领导还重视加强职工的学历教育,先后将多批优秀青工送到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并且建立多项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增强了职工主人翁的责任感,有效的促进了各项工作深入扎实的开展,为打造安徽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夯实了基础。(记者 张闻宇 通讯员 刘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