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含山凌家滩遗址和凤阳明中都城遗址目前正在“冲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申报结果将有望“出炉”。
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今年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中,确定了国家“十二五”期间大遗址保护项目库的150处重要大遗址,其中,我省蒙城尉迟寺遗址、含山凌家滩遗址、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等6处遗址入选。
然而在国家文物局2010年公布的3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当中,安徽省申报的15处国保级大遗址没有一处入选。安徽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投入不足是制约安徽省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安徽省文史研究馆曾组成“国家遗址公园规划建设调研组”,对省内各处大遗址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认为,凤阳明中都皇故城、皇陵石刻及相关系列遗址最具备优先规划建设安徽省首座国家遗址公园的可行性。
据了解,目前申报工作已经取得突破,不过国家文物局将于今年底明年初组织评审,届时才会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为了实现安徽省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上的零突破,凤阳县去年初就启动了明中都皇城和禁垣内居民搬迁。此外,安徽省文物局已把明中都遗址纳入明年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明年将启动西城墙保护维修工程。
含山县则聘请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去年开始,投资1.5亿元建设凌家滩文化村,计划用3年时间将遗址区村民全部搬迁安置。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的5公里长旅游公路年底有望建成通车,同时积极争取设立商杭高铁凌家滩站。(江淮晨报 佟人冬)
原标题:凌家滩遗址和明中都城遗址冲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