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最佳的印象——小记民俗学家王贤友|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最佳的印象——小记民俗学家王贤友
日期:2013/12/23 9:45:16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414次

1984年安徽省民俗学会在分管文化的副省长魏心一关心下宣告成立,我荣幸地当选为理事,以后并参加过两次较有影响的活动。一是1985年在潜山县举办的采风活动,安徽文化界名流欧远方、陈登科、徐味、白榕等皆参加此行;二是1986年在庐阳饭店召开的澳大利亚民俗专家访华团和安徽民俗专家代表的交流活动。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整个社会都着眼于经济发展,草民百姓则致力于发家致富,对不能兴利发财的民俗文化,也就摆不上位置,而任其自生自灭。所以省民俗学会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下更是举步维艰,陷于困境,似乎偃旗息鼓了,停止了活动。

从此我便与省民俗学会失去联系。直至20年后,在2006年的国庆期间,我忽然接到一位陌生青年的电话,通知我去参加省民俗学会的一个学术年会活动。我在惊喜之余,又感到有些疑虑,因为我曾经见到许多打着各种旗号的什么会、什么院召开什么什么学术研讨会等等。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不是促销保健品,就是批发“高帽子”,都是想方设法在糊人糊钱。所以,这次也是怀有戒心,犹豫不决。但由于我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对省民俗学会的深厚感情,便决心前去看个究竟。

当我准时到会,推开会议室大门一看,顿觉眼前一亮,原来在座的省民俗学会的领导成员都是我敬重和熟悉的老领导、老朋友,也都是德高望重的学者、专家,如崔莫愁、欧阳发、卞国福诸位先生。特别是打电话联系我和热情接待我的年轻小伙,则是我慕名已久的诗人、作家王贤友,也是当时省民俗学会的秘书长,是这次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操办人。由于这次活动很成功,使我对王贤友留下了最佳的印象。

于是,沉寂十多年的省民俗学会,又复兴起来,活跃起来;而且活动及时,活动经常,活动深入。于是,省民俗学会声名大振,驰誉遐迩,受到学术界和社会上的重视和推崇。

省民俗学会是个地地道道的民间学术团体,既无扎实的官方背景,又无充裕的经济后台,全靠自身的作为。这次省民俗学会的重出江湖,大振声威,正是学会领导班子的大有作为,特别是秘书长王贤友的深入发动,奔走协调,具体操作,功劳大大。我参与过的各种活动,诸如:安徽省首届春节民俗文化节,安徽省首届端午民俗文化节,安徽省首届重阳民俗文化节,以及举办的各种学术讨论活动。并联合有关方面开辟了省城首条民俗街——合肥义井路民俗文化街,建立了民俗文化基地,又积极开展民俗进社区、到校园等活动。作为学会年轻的秘书长王贤友在台前幕后地策划操作、公关协调、忙前忙后,而且办的善始善终。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了省民俗学会的社会影响。但王贤友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考虑到要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首先要发掘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丰富多彩的民俗遗产,然后再加以整理、研究,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弘扬开去。为此,他奔波于合肥周边地区;奔走于寿县、池州、六安、巢湖、黄山、天长等处;深入田间、农舍去采风调研。辛勤的汗水终于结出丰硕的成果。他先后撰写和发表了《民俗与宗教摭谈》、《庐州民谣》、《合肥酒俗》、《合肥童谣》等系列民俗文章;并出版了《合肥民谣里的女性》、《老合肥·庐州记忆》、《老合肥·庐州风情》等学术专著;以及参与编写《蜀山区志·民俗》、《合肥市志·民俗》和《合肥民俗》等地方志书;主编《民俗研究文集》、《乡音》等民俗刊物。这一切都为安徽省民俗学会打造了闪亮的品牌,他也相应地成为卓有成就的民俗研究专家,被人们赞为安徽民俗学科的燃灯人。受到《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新华社、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及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数十次的专题采访,成为民俗学界一颗耀眼的新星。

其实,在王贤友致力于民俗文化之前,已经是一位成绩斐然的诗人和作家了,他坚持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先后发表在《诗刊》、《散文诗》、《青春诗刊》、《读者》、《前进论坛》、《安徽日报》等刊物上,并被收录入2004年、2005年、2008年的《中国年度散文诗》全国性选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9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散文诗集《脚板的行歌》,2008年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了他的第二本散文诗集《野火与柔情》。这两本散文诗集的出版,受到了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赞赏,以及专家学者的好评。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文艺评论家屠岸先生在阅读过这两本诗集后称赞其“视野广阔,纵的方面往往透视历史;横的方面,反映广袤的祖国大地、城市和乡村。”他还十分欣赏王贤友的语言,指出:“经过推敲和选择,达到了精炼。很少多余的话。由于俭省,往往使读者感到读一遍不够,读两遍也不够,必须多读几遍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和意义。”

正在文学创作上展翅飞翔的王贤友,却忽然另起炉灶,转向民俗,转向日趋衷微的一个冷门。对此,有些人不理解,也有人认为他太傻,还有人劝他要三思而行。

但是,此举,王贤友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说;“民俗学是冷门,文艺创作是热门,不过,我已经意识到,我们中国需要自己的民俗学。”说到这里,王贤友就有些愤愤然。因为,他见到有些外国学者来到中国,搜集整理许多中国民俗文化资料,回国去著书立说,反而讥笑中国人不知道民俗文化的深远意义……

这些都刺激了王贤友的民族自尊心,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促使他放下文学创作,走向民俗研究的道路,为国争光。他表示:“散文诗,我不写,还有别人去写;民俗学,我不搞,就很少有人会坚持搞下去,至少当前会是这样。”

王贤友转身民俗,还来自对民俗文化的深厚情结,以及蓄聚的扎实基础。他出生于肥西县的一个贫寒农家,自幼就受到乡风土俗的熏陶,饱尝过农村生活的艰辛,为他的人生百科写下了丰富一页。以后,他中专毕业后走入社会,在企业里搞过人事,搞过工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了十多个年头。终因企业改制,职工下岗,又于2003年,开始闯荡合肥,先是参与创办安徽省民委主办的《安徽民族与宗教》杂志,一年后因故停刊。于是,他一面为生活而奔波,一面不懈地读书与写作。直至2004年初,他被合肥市文联主办的《未来》杂志聘为编辑,生活才得以安定。可喜的是,他在担任多年的秘书长后,于2013年省民俗学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并由于他跨域学界,成绩不菲,已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

当然,生活的坎坷与困苦,是人生的不幸,但对王贤友说来,却是一个促进,不仅丰富了他的阅历,增长了他的才干,更磨练了他的意志,培养成年轻有为的栋梁之材。正是:

君本农家子,苦练成杂家;

诗文成大雅,民俗著新葩。

(牛耘(1928年~)男,谱名家琰,合肥人。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顾问、安徽省李鸿章研究会顾问、合肥包公研究会理事、合肥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合肥市地名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合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特邀研究员等。)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