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报废的无极绳绞车易损配件‘负压轮’的主要修理成本是400元,而购买一个新的市场价却要1600元,40天我们一共修了200组,仅此一项我们创效就达24万元。”12月5日,在淮北矿业海孜矿保运二区大修车间,修理班班长杨建辉指着一堆刚刚修复的无极绳绞车负压轮如是说。
面对严峻的煤炭经济形势,海孜矿坚持两眼向内,深挖内潜,紧紧围绕全年经营目标,以内部市场化和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为抓手,在修旧利废上做足大文章,通过控制材料费、修理费,进一步加大材料回收、修理、复用力度。今年1到11月份,该矿通过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工字钢、电缆、皮带、溜槽、H架等各类配件,实现创效多达1500万元。
这个矿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横幅标语等,本着“废变宝”、“坏变好”、“旧变新”、“多变少”的原则,教育引导职工树立“省下的就是赚来的、利废就是创效”意识,让职工立足自身岗位,动脑筋、想办法,力求物尽其用,物尽其能,扎实做好修旧利废工作。
同时,该矿拓展修旧利废空间,由经管部、党委组织部、纪委、生产部等职能科室深入井上井下调研,摸清“家底”,对材料、设备、用电情况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经营稽查,并建立详细的管理台账,形成闭合经营管理体系,促使坏设备起死回生,让旧物资变“废”为宝。今年1-11月份该矿共经营稽查39次,罚款10多万元,源头上减少了材料丢失浪费及设备空运转和“跑、冒、滴、漏”现象,大大降低了成本支出。如今,这个矿从损坏的采煤机、喷浆机、无极绳绞车、矿车、高低爆开关等设备,到废旧的锚杆、皮带架、H架等物资,都纳入了修旧利废范围,确保了矿井损坏设备和废旧材料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
此外,海孜矿还将修旧利废纳入成本预算管理,制定了《海孜矿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管理办法》《海孜矿修旧利废管理制度》,每月给各区队、相关科室下达月度材料修旧利废指标,月末进行考核,奖优罚劣,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工资核算,充分调动了各单位修旧利废的积极性,实现了修旧利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今年前5个月,保运二区大修班自力更生修复了无极绳绞车配件强压绳轮、弯道护轨装置、平托轮组、主压绳轮等易损配件共计38件,直接创效达60余万元。
原标题:淮北矿业海孜矿让旧物资变“废”为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