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业技术中心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今年以来,近20项科技成果获得安徽省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奖励,《基于物联网感知的煤矿设备主动管理系统研究》等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中心也因此荣获2013年度安徽省优秀技术中心称号。
紧扣煤矿安全生产技术需求,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以工程技术研究院为核心,开展机械化高效开采和快速综掘、软岩巷道支护、松软突出煤层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复杂条件长距离单轨吊运输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51项。日前,“新井复杂破碎顶板大断面锚网支护及综掘安全施工保障技术与工艺研究”、“南部矿井软岩巷道受采动影响时空演化规律及注浆锚索(束)控制技术研究”两个科研项目,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开展项目协调32次,克服资金紧张,人员紧缺等困难,确保重点技术攻关顺利实施。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平台作用,组织国内采矿、安全技术专家对海孜矿Ⅱ1026工作面安全开采等8项重大技术问题进行论证,形成的技术方案有效指导了安全生产。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科技攻关项目,激励矿区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一年来,共申报各级政府技术创新项目33项。《岩巷综掘面高效综合防尘新技术研究》等2项,列入国家安监总局第二批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煤矿用高渗透性无毒自响应型聚氨酯注浆堵水材料的研发》等2项,列入安徽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腐蚀环境中矿井井壁结构耐久性评价与可靠性保障技术研究》等2项,列入安徽省2013年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三维矿山环境实时监测与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等3项,列入2013年淮北市科技计划项目。全年争取专项资金4221.9万元,用于矿区科技攻关。同时组织《煤矿大型机电装备安全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等40多个项目,申报2013年度国家、省及淮北市科技奖励。目前,已获2013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2013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
大力推广“五小”实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出台了《“五小”实用技术管理与推广应用的补充意见》,使推广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深入基层单位32次,广泛宣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帮助基层解决活动开展中的问题。认真筛选推广项目,组织了第二届获奖项目中的30项技术成果矿区巡回展,有35项成果推广应用达220项次,有力促进了矿区安全生产。
原标题:淮北矿业技术中心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