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出台《关于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的指导意见》,安徽企业将更多参与国际分工,一批安徽本土跨国企业有望成长起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和上海自贸区等都将成为“走出去”的平台。
根据总体目标,2013年至2020年,全省对外实际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年均增长15%以上;“走出去”企业数量较2012年末翻一番,达到600户,其中投资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10户;还将培育3个以上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积极争创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我省有哪些重点企业或者行业能够走出国门到海外大展拳脚?
根据《指导意见》,我省将重点支持农业、汽车、建筑材料、装备制造、家电等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以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富裕行业和企业,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促进我省优势产业和易受贸易摩擦影响的产品生产有序向境外转移。
同时,还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连锁店”。通过并购境外销售渠道、开设品牌连锁店、设立售后服务站、探索新型营销模式等多种方式,发展跨国连锁经营。
“徽工皖匠”品牌也有望在海外占有一席之地。根据《指导意见》,我省将支持企业承揽境外大型工程和总承包项目,争取国家援外项目,打造“徽工皖匠”品牌。
为了帮助我省企业成功走出去,《指导意见》中还提到“一揽子”优惠政策。
诸如,全省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支持“走出去”专项资金‘在避免双重征税前提下,区别投资国家和地区、投资行业等,按规定采取税收抵免、延期纳税、减税、免税等不同政策。
另外,我省企业还将充分利用好国家级战略平台。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对外开放合作战略平台都将助推我省企业“走出去”。(江淮晨报 刘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