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熔铸巨型同心锁
把拆解下来的“平安锁”熔铸成一把高5.2米、宽3.65米的“同心大愿锁”(暂名)放置于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内,让游客在巨型锁中间心形镂空处合影留念。日前,九华山风景区对外发布消息,面向社会开展“同心大愿锁”外观设计意见征集及有奖征名活动,“一把锁”带来的难题再次引起游客热议,针对一些游客表达出的“难过”情绪,有专家表示,清理“平安锁”也是为了景区环境和游客安全考虑,建议景区通过举办一些祈福之类的仪式让“平安锁”的美好愿望得以延续。
同心大愿锁邀您设计
每年销出“平安锁”近30万把,总重约二十吨,九华山上日渐增多的“平安锁”到了需要清理的时候了。连日来,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组织九华镇及辖区的闵园社区等相关人员,对海拔1344米高的天台景区内各类乱挂的“平安锁”进行规范管理清理。在尊重游客来山祈福求缘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只对锈蚀严重、无法辨别以及危害松树生长的锁具进行了清理。按照初步规划,拆解后的平安锁将被熔铸成一把高5.2米、宽3.65米的“同心大愿锁”(暂名),放置于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内,让游客在巨型锁中间心形镂空处合影留念。考虑到“同心大愿锁”承载着广大游客的祈愿祝福,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面向社会开展外观设计意见征集及有奖征名活动。
据悉,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还起草了一份《九华山风景区大愿锁技术规范》,邀请来自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环球国旅以及省旅游局等有关管理部门的旅游专家评委共11人评审,并顺利通过了专家审议。
应适当照顾游客情绪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在山上挂锁的游客表达了不一样的声音,认为景区此举侵犯游客的权益。对此,安徽徽商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正林表示,游客和景区之间的矛盾牵扯到个人维权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相互平衡的问题,游客自己掏钱买了一把锁,对这把锁就有支配的权利,但是这把锁锁在了旅游景区的铁链上,有可能对景区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损害,那么景区就有权利把这些危险因素清除确保社会公共利益,所以,从法律意义上讲,游客对锁在景区的那把锁就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物权”概念。
虽然说景区清理“平安锁”的举动并没有侵犯游客的利益,但不可避免的让不少游客觉得感情上有所“伤害”。 “无论是同心锁还是平安锁,都带着游客的祈福或者愿望,有那么多的锁锁在景区的铁链上,说明很多人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和信仰。 ”合肥工业大学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张鑫表示,全国各地很多名山大川上都有游客挂上去的带有祝愿之意的锁,时间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造成不小的安全隐患,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处理这些锁成为景区的当务之急,以九华山风景区为例,可以举办一些祈福仪式,邀请曾在山上挂锁的游客来参加,把这种美好的祝愿延续下去。
开辟专门位置挂锁?
如果景区大规模清理“平安锁”,会不会对长期存在的“挂锁”现象产生抑制呢?来自亳州的游客文强表示,买锁挂在山巅原本就有一种长长久久之意,景区每隔一段时间清理一次表示“锁”不可能长久存在山上,所以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但也有游客想出新点子,未来景区可以在山顶划出特定区域用来挂锁,游客想要挂锁可以像给人买房子那样为锁买个位置,确保挂上去的锁具备一定的时间期限,这样既可以保证山上的“平安锁”风景和环境,也能满足一些游客长久许愿之意。记者李丽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