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矿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带好人”放在“12字”工作方针之首,围绕矿井发展建设大局,大力实施人才强矿战略,育好、选好、用好、管好人才,倾力打造“人才高地”。
育好人才用好“激励线”
该矿牢固树立“胜任岗位就是人才”的理念,建立三条人才成长“激励线”,“员工→班长→队长→科区长”职务提高线、“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操作能力提高线、“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提高线,为员工建立动态档案,对其性格、兴趣、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分类甄别,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助力其沿着不同的“激励线”竞相成长,满足其岗位成才、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宽阔平台。仅今年1月,就有91初级工、37名中级工、180名高级工、12名技师、3名高级技师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
选好人才择对“千里马”
该矿注重健全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从源头入手,把牢班队长以上管理人员的入口关,设立两大“赛马场”,即后备班队长人才库和后备中层管理人员人才库,为选对、择准“千里马”夯实基础。每年年底集中选拔后备人才,选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群众公认、注重实绩、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所有后备人才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年度评先评优、矿党委研究决定“四步走”程序的严格把关,方能具备后备资格,班队长后备人才数量不低于在职班队长人数的三分之一,副科级后备人才数量为每单位1-2名,正科级为全矿15名,副总师为采掘机运通等每专业1名,每年动态调整后备人才库,确保人才库的“含金量”,着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科级后备人才队伍。去年9月,彭兴华经后备人才库中被推选为全国“十佳”安全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保运科保运队队长,走马上任后,他迅速融入角色,带领全队员工实现了检修班连续第20年安全生产,他表示,这与在后备班队长人才库中的历练密不可分。
用好人才锤炼“金凤凰”
大学生矿工是矿山发展建设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有矿山“金凤凰”之称。该矿注重留好、用好、留住大学生矿工,为他们的成长开辟“绿色通道”,制定大学生员工成长“规划图”,在对这一群体成长历程进行科学周密的跟踪调研基础上,给予其成长“倾斜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大学生员工参与跟值班,兼任班队长,并明文规定,相关单位副科级管理人员提拔必须有班队长经历,让大学生员工充分发挥理论功底深厚的优势,提升实战经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加速成长过程。“技术员—主管技术员—兼任机电科外线队队长—机电科副科长”,80后矿劳模、大学生矿工程伟的成长足迹完美地诠释了该矿为矿山“金凤凰”精心设计的成长路线图。近年来,10余位大学生矿工经过班队长岗位的磨炼,走上管理岗位。
管好人才量准“考评尺”
该矿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持续改进,设计科学的人力资源竞争规则,实施公正的绩效考评,构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激活人力资源的“一池春水”。先后出台《恒源煤矿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评办法》、《恒源煤矿民主评议管理干部办法》文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科学、完善、规范的绩效考评体系,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科学的原则,坚持做到“三结合”,即分类考核、突出岗责、全面量化、考评结合,团队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月度考核与季度评议相结合,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其收入紧密挂钩,同时更注重对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每月绘制绩效考评数据曲线图,运用“大数据”分析,通过推算验证考评科学性,通过分析帮助管理人员明确工作改进方向,确保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不断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