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老虎”闹元宵
2月13日元宵节和情人节前夕,凤台经济开发区大院里热闹非凡,来自淮南市的摄影师、摄像师们早已架好设备,和闻讯赶来的群众一道翘首以盼,为的是一睹该区民间艺术“火老虎”的风采。
“火老虎”源自凤台经济开发区淮丰社区,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2008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佳节,“火老虎”作为地方特有的表演艺术形式,为节日喜庆气氛争光添彩,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火老虎”分为虎头、虎身、虎尾三部分,虎头用藤条扎成骨架,缀上野麻搓成的捻子;虎身、虎腿共计十二块泡桐板用细铁丝连接构成,每块泡桐板按等距离钻许多小孔,再将野麻捻子安进小孔里;虎尾用长约3米左右的桑树条弯成上翘的形状,每间隔十公分栓上一对捻子,“火老虎”的火捻子总数约300多个。表演者戴上手套,两手各持火捻棍作前爪,头戴防护帽护住头和脖子,身穿消防防火服,保护全身。当“火老虎”的全部火捻子被点燃,灭去火苗只留火星后,就可以上场表演了。
当晚18时30分,在锣鼓喧天的节奏声中,两只狮子场上嬉戏打闹正酣时,“火老虎”闪亮登场,“火虎勇斗雄狮”精彩上演。按照走四门、勇闯关程序,“火老虎”一会跳窜上前,一会横扫火尾,边摆架势边抖毛、弹爪,只见“火老虎”全身火星四溅,硝烟弥漫,场面惊险壮观。
今年春节,该区为让群众过上一个愉快温馨的节日,推出真情“十送”民生活动,独具特色的“火老虎”表演作为“送年味”的一项内容,连同送春联、免费拍全家福、扭秧歌、跳花鼓这些充满传统特色的春节习俗活动,无不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传递着春节特有的温情。(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