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虽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境偏紧、制约因素增多,但安徽的民营经济毅然逆势上行。记者日前从省经信委获得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5518.5亿元,增长16%。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0843亿元,增长10.7%,占全省GDP的57%,对全省GDP增长贡献率达59.1%。
地税近8成来自民企
省经信委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安徽省地方税收的78.9%来自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6.5%来自民间投资。民营工业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3.3%,拉动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幅8.4个百分点。
而民营制造业也由初级加工向精益制造加快转变,装备制造企业数首次超过农产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已经成为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最快的行业。例如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全威(铜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国购投资集团、铜陵精达铜材(集团)有限公司3家民企荣登由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3全国民企500强”榜单。
全省民企超过35万户
而2013年的民间投资,更是达到了12146亿元,增长25.6%,高于全省投资4.4个百分点。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实有民营企业35.38万户,新增5万户,增长16.45%,是安徽省民营企业数量增加最多的一年;个体工商户167.83万户,新增15.57万户,增长10.22%。民营科技企业1722家,占全省的85%。
配套政策促进民营发展
面对安徽民营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相关配套政策也不断推出。对于“创业难”问题,去年安徽省新认定民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148个。出台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创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首次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给予补助,并提供1.3亿元信用及担保贷款支持。全面推行“整贷直发”模式,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1亿元。简化购房手续,吸引务工人员回乡置业、回乡创业。(谷薇薇)
标签:安徽地税 安徽民营经济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编辑: 杨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