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和合二仙”打造成合肥的城市名片,“和合二仙”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两个招人喜欢的胖娃娃,符合合肥“两个胖子”的民间说法,雅俗共赏。昨天,安徽商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关于城市建设,李修松认为,一定要加入独特内涵,规划先行,打造特色。
城隍庙改造要保留记忆
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外化出来,是建筑、道路和城市的每一处细节,而老历史可能就在斑驳的墙脚、饱经风雨的瓦片上。李修松现在还记得,80年代,淮河路步行街两旁,到处都是老房子,李鸿章故居占了很长的一条街。到了90年代,这里逐步被拆除,李鸿章故居保留了一部分原料,复建成现在的样子。
在他看来,这是很可惜的。 “从全世界城镇化过程来看,城市建设发展要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保留老街巷老民居老字号,人们才能看到城市底蕴。 ”
李修松建议,合肥城隍庙改造,除了保留原汁原味的老建筑之外,还要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
建创意街区也要有特色
“现在的城市建设,全都是水泥火柴盒式的,将来都是水泥垃圾。 ”李修松说,现在的人是在创造未来的历史,今天的建筑就是后世的文化,不应该千城一面,要规划先行,打造统一的城市特色。虽然现在合肥弄了很多创意街区,但李修松觉得要防止似曾相识。 “有的人过来看,也许觉得,我在北京也看过,在成都也看过,那就没有唯一性,大大减少了吸引力。
用和合二仙当合肥名片
“城市建设体现在细节上,比如广场啊公园啊。 ”李修松觉得,合肥很多广场就没什么特色,没有和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不能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和平广场、胜利广场,名字都太土了。 ”他说,这些名字太大众化,建议改成“振宁广场”之类的名字,让人立刻就联想起合肥有杨振宁这个人。
目前,合肥的城市建设也并没有统一的文化风格。李修松说,几年前,他就提议,将“和合二仙”打造成合肥的城市名片。 “和合二仙”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两个招人喜欢的胖娃娃,一个拿着荷花一个拿着盒子,又符合合肥“两个胖子”的民间说法,雅俗共赏。
标签:李修松|“和合二仙”胖娃|合肥文化名片
编辑: 毛书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