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瞄准这个“战场”,安徽主导产业领域里的一批企业积极整合资源,加强投入,打造自己的创新体系,以一批高技术、高成长性的产品闯出了一条发展转型的新路径。
记者胡君: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装备是目前在合肥阳光电源里担当主角的500千瓦光伏逆变器,由于采用了很多新技术,与老产品相比,块头缩小了三分之一,成本降低了20%。去年,仅这一款产品它实现的产值就接近12亿元,占到企业全部产值的一半左右。
研发这样的“拳头”产品,阳光电源靠的是花费十几年时间打造的环形创新体系,最里层是企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中间是重点的产学研合作,外层则是企业布局在欧美等世界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团队。在这个体系中,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分检者”,它们主要为企业的创新投石问路;分布在欧美的团队则是“信息员”,他们主要负责将企业产品在世界发达国家使用的第一手信息和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反馈给企业,而企业的技术中心则是最终的“实施者”,他们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进行技术创新。
为了激活自身的创新资源,目前阳光电源的大部分创新人员还凭着手里的技术拥有了企业的股份,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在一批世界级产品的推动下,目前的企业不但连续多年坐上了全国同行业头把交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30%,而且去年全球的出货量也居世界第三位。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我们的创新平台应该说是一个全球化平台,是一个以全球化水平为标杆的创新体系,我们还是要继续打造我们的主营产品,更强、更好、更大的竞争力。
像阳光电源这样,为了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眼下在安徽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领域,一批企业都在俯下身子、沉下心,千方百计将自身资源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国内与国外的资源很好地整合起来,为我所用,并用合适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它开花结果。去年,全省组织实施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就达到了405项、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12项。同时,全省新增国家技术中心8家、省级技术中心119家,一批主导产业、重点行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持续增强。
记者张毅文:这里是芜湖杰诺瑞公司的生产车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企业为江淮汽车量身打造的发电机,它的最高效率可以达到67%,也就是说发动机给电机输入1千瓦的机械能,它就能输出0.67千瓦的电能,而目前国际上的通行标准是65%。
曾庆平是这个产品开发的领头人,六、七年前,他和他的三名同事从美国通用公司来到芜湖创业的时候,技术开发能力的建设和投入就成了他们的命根子。现在他们的工程研究中心就是完全按照美国通用公司最新的技术标准来打造的。
芜湖杰诺瑞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平:我们实验室的资产投入超过了我们固定资产的40%,我们研发费用占到我们销售收入的4%以上。
通过资源的整合和高强度投入,眼下杰诺瑞公司在汽车发电机、启动机以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多个领域已是在与国际一流的企业同台进行竞争。2009年公司的销售收入还只有5000多万,而去年已达到了2亿8千多万。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为此,今年,安徽将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00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0项,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10项,并组建2-3个企业主导的产业创新联盟,通过创新驱动为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增加值冲刺万亿元目标输入更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