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江南茗茶城——安徽最大的茶叶市场,在这个庞大市场里,林立着各式各样的招牌,找到雾峰茶庄并不难,庄重的门头,精制的装饰,让人触目难忘!但要找到雾峰老赵——雾峰茶庄的庄主,却不那么容易!老赵很忙,很少有时间在茶庄里,总是在外面四处奔波!听店里的掌柜说,他主要忙乎其它的事情,还有就是到处在外面找好茶!
寻找老赵,是因为听朋友说,他的茶都是好茶,是货真价实的原产地的茶叶,他所销售的茶叶,基本上是自己监督制作的,所以被许多茶客所牵挂。老赵为人很实在,除了货真,而且价实,在他那里能够拿到其它地方拿不到的实在价格,所以被很多买茶的朋友所念叨。
找到老赵,恰逢他从云南找茶归来!老赵坐在经常招待茶友的茶桌前,从冰箱里,给我们拿出了一包用宣纸外包,贴着雾峰茶庄封条的茶叶,老赵说这是杨树头的桐城小花,据说这个茶叶全年的产量也不过20来斤。茶,出包后,分外清香,翠绿的芽叶中,散发着淡淡的兰香!老赵泡茶的手法很随意,但在随意中却透露着深藏其中的功力,对水温的掌握烂熟于心!茶,就在他娴熟的冲泡中,翻滚,舒展,不经意间,一杯色泽翠绿,碧绿清汤,茶香四溢的桐城小花茶,飘然呈上!其中的滋味可谓鲜爽回甘,回味悠长!问起价格,老赵说无价,因为产量少,不卖,只招待朋友!也不用打听,因为打听到了,也没处买!
“我是在桐城唐湾的荒山里找到这几棵老茶树的,那里根本没有路,车开到唐湾就放下了,然后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无意中才发现的!茶叶都是自己去采的,然后找了几个老师傅手工加工,别处都没有卖的。”
老赵拿出两个评比茶叶时专用的白色塑料盘,里面都是黄山毛峰茶,让我们看。一个芽头纤细匀齐,条形微卷,毫显,色泽嫩绿微黄;一个芽头肥壮匀齐,色泽嫩绿微黄明亮。老赵告诉我们前者是祁门的黄山毛峰茶,后者是富溪的黄山毛峰茶。我们看不出太多的端倪,是在老赵的指点下,才见差异!
老赵说。现在真正懂茶的人不多,茶叶的标准很多,很多时候,商家说是什么,消费者就认为买的是什么因为对绿茶少了解,只知道龙井和碧螺春,也以为这两种绿茶属于特别香的类型,可是他们喝到的,往往是按照这两种工艺制作的类似的绿茶而已,并不是正宗的原产地茶”。
说话间,他已经用两个玻璃杯分别泡好,富溪的那杯毛峰,香味悠长,鲜爽回甘,而祁门的那杯毛峰香味自然,鲜爽却回甘不足。“之所以这么对比,就是为了告诉大家,现在市面上很多茶叶都叫黄山毛峰,产地有歙县的、祁门的,甚至四川、湖北一带的平原茶,按照毛峰的工艺制作后也叫黄山毛峰!但原则上是只有黄山富溪、汤口一带,按照黄山毛峰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才能叫黄山毛峰茶”,“这就是因为产地的不同,而出现口感的差异,和品质的不同。”
老赵给我们上了关于茶的第一课:都是一个品类的茶叶,但因为产地不同,而品质大有差异。
老赵祖上做茶,茶叶的技艺在他们家已经流传了6代,他是从6岁开始采茶,跟着父母后面做茶,对茶叶的制作、鉴别的本事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学的。“当时,跟在父母后面,帮着他们采茶、摊凉、杀青、揉捻、理条、烘制。”3年下来,自己就上灶做茶。
从小做茶,喝茶,让自己的血液里都流着茶汁。老赵对茶叶,达到了痴迷的态度。大学毕业后,老赵又利用业余时间跑到安徽农业大学,在茶系里听课,偷师学艺!工作的时间里,老赵利用工作的闲暇,跑遍了各地的名茶之乡,从云南的易武山,到青岛的崂山,从四川的峨眉山到杭州的梅家坞!光是黄山,老赵就跑了不下8趟,走遍了20个乡镇,60多个村庄!数年后,老赵利用自己工作的积攒,在合肥开起了现在的雾峰茶庄!有了这样的经历和阅历,让老赵能够拿到全国各地最为正宗原产地的名茶,也能找到最正宗的做茶老师傅,通过他们弄到传统的名茶。“狮峰龙井我弄不到,但是梅家坞的我能保证。我能搞到梅家坞老茶树的鲜叶,做茶的手艺也非常好”。
这些茶叶他都只有几十斤的量,都是一些特殊的人物给定了,基本上没存货。“现在茶叶很多,但好茶不多,尤其是坚持做原产地的不多,而坚持做原产地好茶的更是少之又少!现在的茶厂基本都追求产量,很少有专心保留老茶种和老工艺的,所以市场上难以寻觅到最好的茶。”
在原产地去寻觅好茶,是一种相对可靠的方式,老赵说他自己周围的一帮朋友都这么做,不过前提是你要懂茶,要有相熟的朋友带路,并且能够为好茶而不畏艰难险阻。“现在很多合肥人都开着车子去黄山买黄山毛峰,去六安买六安瓜片,可是有几个能买到真正的好毛峰、好瓜片?大多都是外山茶,甚至是是各假冒地拿过来销售的,寻求的是自己找到原产地的心理安慰!”
老赵说,原产地的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好茶的基本保证!
谈话间,又来了几位老赵的茶友!他们如我一样,慕“茗”而来!
标签:江南茗茶城 雾峰茶庄 黄山毛峰
编辑: 曹飞翔 |